在社群媒體行銷當道的時代,KOL 合作成為品牌觸及消費者的熱門方式。然而,近年來一波波網紅「翻車事件」讓品牌付出代價——從失言風波、私德爭議到數據造假,任何一個爭議都可能讓品牌陷入信任危機。
以服飾品牌 Pazzo 與形象翻車、沈寂一年的網紅劉芒合作為例,引發部分網友激烈抵制;YouTube 情侶頻道「眾量級」家寧則因情感與股權糾紛頻頻惹議,導致粉絲大量流失,合作品牌紛紛中止合作。這些案例提醒我們:「聲量」不等於「價值」,品牌真正該關注的是 KOL 的「好感度」與「風險管理」。
本文將帶您深入了解 KOL 好感度的定義與價值、翻車事件對品牌的實質衝擊,並提供具體的風險評估方法與 AI 工具應用,協助品牌「選對人、不踩雷」。
KOL 好感度指的是網紅在粉絲與公眾心中的信任感、專業度與正面形象,並非僅以粉絲數或曝光量衡量。其評估面向包含:過往言行紀錄、互動風格、是否涉及爭議、以及社群回應情緒等。
與高好感度的 KOL 合作,不僅能強化品牌信任感,也更容易促進消費轉換,提升品牌黏著度與正面口碑。
相對地,一旦 KOL 因爭議形象崩壞,品牌即使無直接責任,也可能成為連帶受害者。網友可能貼上「眼光差」、「不謹慎選人」的標籤,導致品牌信任下降,甚至引發抵制或退貨潮。
根據《Nielsen 消費者信任報告》,83% 的消費者信任來自親友的推薦,66% 則信賴網路評價,顯示「信任」正逐漸成為影響消費行為的關鍵。因此,選擇合作對象時,好感度與風險控管已經取代單純追求聲量的策略,成為品牌行銷的新常態。
1. 失言或不當發言:涉及種族歧視、性別偏見或政治立場爭議,例如發表對少數族群不敬的言論。
2. 私生活負面曝光:如劈腿、家暴、酒駕等個人道德爭議,常見於娛樂圈與 YouTube KOL。
3. 流量造假問題:KOL 買粉絲、買互動、假業配、捏造帶貨成績等,皆屬於誠信風險。
4. 涉及犯罪或重大社會爭議:例如吸毒、性騷擾、詐欺等事件,直接影響其社會形象與法律風險。
風險類型 |
實際損害 |
社群炎上、抵制風波 |
爭議一旦曝光,合作品牌可能成為連帶批評對象,引爆負面聲量。 |
廣告下架與損失沉沒成本 |
若 KOL 事件發生在合作期間,已投入的預算、拍攝、投放成本將全數打水漂。 |
品牌價值受損 |
多年累積的品牌形象可能被一夕抹滅,尤其是以「正面價值觀」為主打的品牌。 |
消費者信任流失 |
KOL 的行為被視為品牌價值延伸,若不慎選錯合作對象,可能讓消費者對品牌產生不信任感。 |
● 服飾品牌與劉芒聯名事件:網紅劉芒在 2023 年爆出私德爭議、人設翻車,事件至今雖已過一年多,服飾品牌 Pazzo 與其合作聯名仍遭到大批網友抵制。
● 眾量級家寧事件:眾量級的家寧與 Andy 分手後,被爆出公司股權問題與感情糾紛,導致 YouTube 頻道聲勢下滑、粉絲大量流失,過往的合作品牌也紛紛與她做切割。
● 林叨囝仔不當發言與行為:林叨囝仔七寶媽在懷孕期間登山的危險行為,讓社會局出手裁罰夫妻各 12 小時的親職教育,以及衛生局開罰 6 萬元罰款;也曾在業配直播中公開訕笑資源班學生,導致品牌急切割、終止合作。
在社群媒體成為品牌曝光主戰場的今天,與 KOL 合作已成為主流行銷方式。然而,隨著 KOL 影響力日益擴大,一則爭議發言、一次形象翻車事件,都可能讓品牌遭受波及,甚至毀損多年的商譽。與其事後滅火,不如事前預防,品牌必須建立一套完善的 KOL 風險評估機制,以確保合作對象的「可信度」與「穩定度」。
品牌在挑選合作對象時,應納入以下幾項風險評估指標,避免與潛在爭議人物合作。
1. 過往言論與背景調查:檢視 KOL 是否曾捲入爭議事件,例如政治立場極端、性別歧視、種族歧視、抄襲、不實廣告等行為。可透過搜尋舊貼文、關鍵字新聞回顧等方式進行基礎調查。
2. 粉絲互動是否自然真實:觀察按讚、留言是否有「僵屍粉」或大量重複機器回覆,避免合作對象僅是數據虛高、無實際轉換力。
3. 內容是否頻繁涉及敏感議題或立場偏激:若 KOL 長期發表爭議性言論,可能引發群眾分裂與品牌立場被綁架風險。
4. 合作紀錄是否穩定、具誠信:觀察其是否常「開天窗」、違反合作約定,或有未標記廣告、惡意踩競品等行為。
5. 社群聲量與情緒分析:透過數據觀察其正負面聲量比例,分析其負評是否集中在特定事件上,預測其潛在風險。
以上 KOL 評估指標,品牌可借助第三方數據工具輔助分析:
1. 社群聲量分析平台(如 Social Listening 工具)
例如 AsiaKOL、i-Buzz、QuickseeK 等數據分析工具,可即時監測網紅在社群上的口碑變化與網路討論熱度。
2. AI 聲譽評估工具
利用 SpotKOL 這類 AI 工具,自動偵測過去爭議紀錄、新聞關鍵字、網友留言情緒等,快速生成「品牌好感度分數」。
風險管控不應止於合作前,合作合約也應設計「備案條款」,以保障品牌權益。
1. 聲譽條款/形象維護約定
約定期間內若出現影響品牌形象的爭議,品牌有權提前終止合作,且 KOL 須協助品牌澄清與止血。
2. 合作中止權責明訂
包含中止合作後的退費比例、已發稿件的下架方式與時限、處理方式等。
3. 負面事件應變機制與金流保護
若合作過程中遭遇爭議事件,應明訂雙方公關應對、資訊對外統一窗口與退款/付款流程暫停機制。
近期,AsiaKOL 推出「網紅版 ChatGPT」——SpotKOL,這款 AI 工具,是AsiaKOL結合AIE 網紅數據系統與大型語言模型的創新應用,能夠即時分析 KOL 的公開內容、社群互動紀錄、媒體報導以及論壇話題聲量。
SpotKOL 透過 AI 工具可以辨識 KOL 是否曾涉入爭議、形象是否偏頗,系統還能根據特定的產業與產品屬性,自動推薦適配度高、風險低、好感度高、轉換率佳的合作人選,這不僅是篩選工具,更是品牌信譽風險的預測器。
AsiaKOL 的 AI 工具為品牌提供的價值,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:
1. 預測合作風險,遠離爭議 KOL:透過情緒分析與話題追蹤,AI 可快速辨識 KOL 是否曾涉及爭議或負面風波,並協助彙整正/負面話題內容,讓品牌能具體瞭解網紅受喜愛與爭議性的因素,幫助品牌在合作前提早避開潛在風險。
2. 以「好感度分數」幫你挑對人:AI 工具會根據消費者互動行為、公開論壇與媒體討論,自動生成網紅的「好感度分數」,讓品牌在海量KOL 名單中,有數據依據地篩出最佳人選。
3. 提高轉換與信任力:與形象吻合、無爭議、受眾契合的 KOL 合作,不僅能減少翻車風險,更能強化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感,進一步提升行銷投資報酬率(ROAS)。
SpotKOL 工具不僅適用於行銷資源有限的中小型品牌,對於行銷經驗尚淺的新創公司、或首次嘗試 KOL 合作的團隊來說,更是快速入門的工具。適用情境包括:
1. 品牌初次進行KOL合作,無專業評估能力:SpotKOL 可快速提供評估結果與推薦人選。
2. 中小企業需高CP值、低風險合作:SpotKOL 協助挑出兼具曝光與形象價值的合作人選。
3. 節省時間與人力成本:如欲快速篩選多位 KOL,AI 工具可協助加速決策流程,提升效率。
在這個「聲量快速爆紅、形象瞬間崩壞」的時代,KOL 不僅是曝光工具,更是品牌價值的延伸。選錯人,不只是浪費預算,更可能讓多年建立的品牌信任土崩瓦解。因此,品牌必須建立一套完善的 KOL 風險評估機制,並善用 AI 工具進行事前把關。像 AsiaKOL 推出的 SpotKOL AI 工具,結合大數據與語意分析,不僅能協助預測風險,還能根據產業屬性推薦高好感度、低風險、轉換效果佳的合作對象,成為品牌在社群行銷中的智慧守門人。
⭐️ 想讓 KOL 行銷不再踩雷?立即試用 SpotKOL AI 評估工具
⭐️ 有合作規劃想討論?歡迎聯繫 AsiaKOL 官方團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