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許多小吃店和餐廳因美食 KOL 的一支影片或貼文而爆紅,讓隱藏美食瞬間成為排隊名店。從夜市小吃、超商新品到高端餐廳,KOL 的影響力已不再只是「推薦好吃」,更是塑造「必吃清單」的重要推手。AsiaKOL 透過 AIE 網紅評測數據庫,整理出 2025 年度最新美食 KOL 排行榜,與四大美食題材的內容趨勢,帶你一覽誰正在帶動下一波美食風潮。
美食題材依舊是影片創作的流量戰場,食材要拍得好吃、介紹要鮮明流暢才能獲得觀眾青睞。AsiaKOL 透過獨家 AIE 網紅評測數據庫統整出 2025 美食 KOL 排行榜 TOP 20,多數 KOL 皆經營 FB、IG、YouTube,甚至投入 Threads;同時,他們不只專注美食,也跨足 3C、寵物、生活、大胃王挑戰等領域,在原有粉絲基礎上帶動美食內容聲量。
*文末可免費索取2025年美食KOL完整排行榜
台灣夜市、在地小吃不僅是味覺體驗,更是許多人共同的成長記憶。KOL 貼出滷肉飯、滷味、黑白切等美食照,瞬間喚起粉絲「家鄉味」的情感共鳴,留言區常出現:「這家我小時候常去!」、「下次回台南一定要吃」,甚至有許多人直接 tag 朋友相約一起踩點。
更有趣的是,明星認證過的巷弄小吃,再由 KOL 踩點分享,更容易引發粉絲的信任感與好奇心。「如果藝人和 KOL 都愛吃,那一定真的很厲害!」這種心理推力,讓這類巷弄美食更加吸引粉絲目光。
「夜市小吃/在地美食」IG內容互動表現 KOL 排名由「吃吃霞」奪冠。短影音與敘事化內容逐漸取代單純的食物美照,在 IG 內容尤為明顯。許多創作者以「敘事+短影音」來捕捉小吃製作過程,從食材下鍋到熱騰騰端上桌,呈現食物的色香味,以及「老闆吆喝、手起鍋落」的畫面,搭配沉浸式的短影音手法(鐵鍋翻炒聲、攤販招呼聲),讓觀眾彷彿身歷其境,更營造出「和 KOL 一起坐在攤位前」的沉浸感。
⭐️ Insight:夜市美食之所以吸睛,是因為它強調「誰一起吃」與「勾起什麼回憶」,互動多半來自粉絲的共鳴與回應。
(一)「超商/超市美食」Facebook內容互動排名TOP10
「超商/超市美食」FB 內容互動表現由時常和超商聯名合作的「千千」奪冠。大街小巷中無處不在的超商是台灣人喜歡去「巡田水」的地方,從咖啡、甜點到期間限定新品,新品一上市常掀起討論熱潮,其中冰淇淋、聯名零食等商品最容易掀起互動,因為它們價格親民、買了就能即時參與討論。KOL直接拍下購買過程與第一口試吃,不僅引發粉絲留言「剛買來吃」、「這個比XX好吃嗎」,還帶動大量UGC回流。超市美食則適合買回家開箱烹調,也能邀請家人一同品嚐評分更具說服力,搭配文末抽獎更能吸引粉絲留言。
IG 榜單則由「大食女」拿下第一。超商的商品推陳出新的速度很快,超商限定趣味小物、聯名美食時常是美食網紅搶先開箱的商品。此外,IG 上的創作趨勢更強調「DIY 玩法」,像是把超商飲料組合出「平替手搖飲」、自製調酒,或用超市食材拼湊豪華便當。這些內容帶有實驗性和參與感,讓粉絲紛紛跟著挑戰,留言串瞬間變成「食譜交換區」,帶動通路商品的討論度。
⭐️ Insight:超商/超市美食的核心是 「人人能參與」,互動來自即時的嘗鮮與粉絲的再創造。
FB 餐廳內容的 KOL 互動排名由 我是馬可 奪冠。相比小吃或超商,餐廳的關鍵不只在於食物本身,而是整體的「氛圍感」體驗。無論是坐擁百萬夜景的高空餐廳,或復古風滿滿有如置身異國的地點,KOL 在影片中營造的不只是「好吃」,更是「這個場景值得打卡」,強調用餐的整體價值。
IG 互動排名則由 4foodie 奪冠。餐廳介紹這類貼文往往強調「視覺吸睛+故事感」,像是捕捉主廚料理時的專注神情,或是記錄浮誇擺盤、老宅改建的特色裝潢,滿足吃和拍的雙重慾望。粉絲看完總紛紛留言「這家太美了,下次約會就決定是這裡」。
⭐️ Insight:餐廳美食的內容核心,是讓粉絲感覺「錯過這家,就錯過一段值得分享的體驗」。
「吃到飽」類 FB 內容互動由「Sunny 吃喝遊樂」拿下第一。吃到飽是台灣聚餐的熱門選擇,食材選擇豐富、葷素不拘,KOL 開箱吃到飽,用大量圖文呈現餐廳動線、餐檯擺設與菜色多樣性,帶著粉絲「解鎖」各類餐點,就像是一份「攻略筆記」,讓粉絲能快速掌握餐廳亮點。
IG 內容排名第一的 KOL 是「嘴哥 Eddy」,他以短影音帶出吃到飽的「豪華感與挑戰感」。影片中強調「不斷夾、不斷吃」的洗腦式節奏,搭配現場熱騰騰的美食特寫,營造出彷彿和他一起「吃到撐」的臨場感。這種探索式的影片節奏,讓觀眾有「跟著攻略一起挑戰」的參與感。近來更有吃到飽餐廳主打「DIY 體驗區」,讓觀眾不只看到吃,還能想像親手操作的樂趣,引發粉絲熱烈留言。
⭐️ Insight:吃到飽的社群魅力在於 「探索感+挑戰性」,內容像是闖關遊戲,讓粉絲邊看邊想「下一次我也要挑戰」。
美食 KOL 已經不只是「吃給你看」,而是透過夜市的懷舊感、超商的參與感、餐廳的氛圍感、吃到飽的挑戰感,把食記變成娛樂化的內容,帶動粉絲共鳴與參與。KOL 的圖文攻略到沉浸式短影音,他們不只是帶動店家爆紅、排隊人潮,更是餐飲產業中不可忽視的流量引擎。2025 年,美食 KOL 的影響力仍將持續放大,更能為餐飲業錦上添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