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社群媒體時代,消費者開始主導品牌敘事,網紅/KOL 成為品牌與市場之間最具影響力的橋樑。Apple 作為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品牌之一,其行銷策略的演進,正好映照出「從大眾媒體主導」到「社群內容共創」的時代轉變。本文將解析 Apple 如何運用在地化網紅行銷,打造跨文化的品牌共鳴,並從中提煉出其他品牌可借鏡的策略啟示。
2007 年,iPhone 初代問世,Apple 採用典型的「大眾媒體行銷」策略:在黃金時段播放電視廣告、與電信商合作綁約、透過報紙與雜誌建立品牌形象。當時的 Apple 是單向溝通的典範——品牌說什麼,消費者就相信什麼。然而,隨著 Instagram、YouTube、Facebook 崛起,消費者的信任來源從「品牌」轉向「真實使用者」。Apple 的行銷策略也逐漸從單向傳播轉為多元敘事,開啟了與網紅共創內容的新時代。

Apple 不再只依賴品牌知名度,而是善用網紅開箱來「讓品牌活起來」。原因有三:
• 文化滲透:全球品牌無法用單一語言與文化與消費者對話,而網紅能以在地語言與文化語境「翻譯」品牌訊息。
• 生活敘事:網紅開箱影片不只是展示產品,更讓 iPhone 自然融入日常情境,強化情感連結。
• 社群擴散:透過網紅的粉絲圈層,Apple 能滲透不同市場、創造話題並引發互動。
這已不再只是「告訴你 iPhone 有多好」,而是「讓你親眼看到它如何融入生活的一部分」。
Apple 並非套用全球統一模板,而是依市場特性設計內容風格與選擇網紅。以下是不同市場的開箱風格特徵與代表案例:
| 國家/地區 | 開箱風格特徵 | 案例連結 |
| 日本 | 極簡、儀式感、細節導向 |
iPhone 15 Pro Max Unboxing (Natural Titanium) |
| 韓國 | 快剪、潮流感、穿搭融合 |
KOREA VLOG 開箱 iPhone 16 Pro Max 以 vlog 形式融合生活場景與科技產品 |
| 馬來西亞 | 中英混合語言、生活場景 |
smashpop iPhone 16全系列開箱 / Unboxing ALL iPhone 15 展現多語文化與實用導向的內容風格 |
| 台灣 | 深度評測、數據分析 |
台灣獨家!體驗iPhone 17一天,iPhone Air才是真主角! 展現台灣創作者的生活敘事力與在地文化融合 |
這些影片不只是開箱,而是品牌與創作者共同打造的文化故事。品牌可從中觀察:
• 哪些元素最能引發互動(留言、分享、轉發)
• 哪種敘事風格最適合特定市場(理性 vs 感性、潮流 vs 技術)
• 如何為本地品牌設計具文化深度的開箱策略
Apple 的合作邏輯不以「流量」為唯一標準,而以品牌價值與內容品質為核心。其綜合評估指標包括:
• 是否符合 Apple 的品牌調性(極簡、創新、質感、隱私意識)
• 是否能自然融入產品情境,避免生硬置入
• 是否能以生活化情境創造情感連結
• 是否具備穩定的視覺風格與語言調性
• 是否能引發粉絲模仿、二創與深度互動
• 著重互動品質與留言深度,而非僅觀看數
• 是否能引發在地語境的共鳴
• 粉絲群是否集中在目標市場
• 能否滲透特定族群(Gen Z、創作者、專業用戶)
• 是否遵守 NDA、按時交稿、維持正面形象
• 品牌安全是 Apple 的底線,違規者不續約
這套評估機制讓 Apple 精準挑選出「不只是紅,而是對的」KOL 合作對象,並建立長期穩定的行銷夥伴關係。
Apple 的行銷策略並非不可複製,關鍵在於理解其背後的邏輯與節奏。品牌若想借鏡,可從以下四個方向著手:
• 選對網紅:不只看流量,更要注重文化敏感度與敘事表達力。
• 設計內容:讓產品自然融入日常,從生活故事引發情感連結。
• 在地語言:語言不只是溝通,更是文化的入口與信任的橋樑。
• 建立長期合作:從一次性曝光轉為長期品牌代言式合作,累積信任與品牌記憶。
對於想進軍馬來西亞、印尼、菲律賓等多語言市場的品牌而言,這種「全球品牌+地方語言」的策略,正是打開消費者心門的鑰匙。Apple 的成功不在於它「告訴」世界有多厲害,而是「讓世界自己說出」對它的熱愛。在社群內容主導的時代,品牌若能結合全球視野與在地語言,讓消費者在自己的文化語境中認識品牌、喜歡品牌,就能創造出比廣告更有力量的真實連結。最終,品牌的價值不只是被看見,而是被感受。
⭐「AsiaKOL網紅專案式顧問服務」為品牌規劃一套最完整的網紅行銷企劃,從網紅精準篩選、創意內容規劃、專案執行監測的一條龍服務,都由AsiaKOL專業團隊為您一手包辦,保證網紅宣傳成效,包括觸及、互動率等,將行銷成本準確轉換為實際的 KPI ► 了解更多
⭐ 若您對「網紅專案式顧問服務」有興趣,歡迎填寫需求單,我們將有專人與您聯繫 ► 立即填寫